按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,我國醫藥行業將以結構調整為主線,加強自主創新,促進新品種、新技術研發,推動兼并重組,培育大企業集團,加快技術改造,增強企業素質和國際競爭力,通過五年的調整,使行業結構趨于合理,發展方式明顯轉變,綜合實力顯著提高,逐步實現醫藥行業由大到強的轉變。這是日前由工信部、衛生部、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共同制定的《關于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提出的指導思想。
為了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,《意見》提出,要堅持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與加強政策引導相結合,促進企業加強管理,實現優勝劣汰,推動醫藥行業結構優化升級。堅持自主創新、技術改造與淘汰落后相結合,重點推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與產業化,推動企業按照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(2010年修訂)》(GMP)進行改造,淘汰高耗能、高耗水、污染大、效率低的落后工藝和設備,嚴格控制新增產能;堅持保障生產供應與強化質量安全相結合,增加基本藥物生產,保障供應,推進基本藥物與非基本藥物協調發展,強化生產企業是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理念,加強質量管理,完善標準和檢測體系,保證藥品安全有效。
《意見》明確了加快調整醫藥行業產品結構、技術結構、組織結構、區域結構和出口結構的具體內容。其中,基本藥物主要品種銷量居前20位企業所占市場份額應達到80%以上;在化學藥領域,爭取有10個以上自主知識產權藥物實現產業化;在生物技術藥物領域,爭取有15個以上新的生物技術藥物投放市場;在中藥領域,培育50個以上療效確切、物質基礎清楚、作用機理明確、安全性高、劑型先進、質量穩定可控的現代中藥,同時促進民族藥的研發和產業化,促進民族藥標準提高,加強中藥知識產權保護。在醫療器械領域,培育200個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、掌握核心技術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、銷售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先進醫療設備。
根據《意見》,我國將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“長三角”、“珠三角”和“環渤?!比齻€綜合性醫藥生產基地;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優勢,發展特色鮮明的專業性生產基地,形成東、中、西部優勢互補的布局。
為了保障加快醫藥行業結構調整任務和目標實現,我國將鼓勵技術創新;加強技術改造;發揮藥品價格杠桿調節作用;完善集中采購和臨床使用政策;發揮藥品監管的促進作用;完善企業兼并重組支持政策;制止重復建設,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;推進中藥材生產產業化進程;推動醫藥產業集群化發展;加強運行監測分析工作;發揮行業協會作用,加強行業自律,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
記者在本屆醫保展上看到,除體溫計、聽診器、壓舌板、注射器等低端產品和真空采血管、電子血壓計、血糖儀、醫用病床、輪椅等中端產品照常出現在醫保館外,C型臂X光機麻醉機、體外反搏器和監護儀等高端醫療器械產品也登陸本屆廣交會。337家醫療器械類參展企業占據了本屆醫保展66%的份額,是醫保館參展主力軍。
來自北美、南美、東南亞的采購商多對此類商品興趣濃厚。截至11月3日,保健康復用品成交達7163.86萬美元,比107屆廣交會醫保展增長36.91%。
“醫療器械類產品近年來出口快速發展,2008年出口增幅為31.46%,2009年在我國整體出口深受金融危機影響時,醫療器械的出口同比增幅仍達到10.64%?! 〗衲昵叭径?,醫療器械類出口99.76億美元,同比增幅24.95%。出口的快速發展除我國該類產品具有質優價廉的優勢外,廣交會的宣傳推廣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?!贬t保商會相關負責人表示。據近期統計分析,我國醫療器械產品對東盟、韓國、俄羅斯、印度、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出口高速增長,平均增幅達56.27%。
“高技術附加值產品是醫藥企業轉變外貿發展方式、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突破口,也是推動新興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?!痹撠撠熑吮硎?,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向“三自”企業轉型,從而推動各類醫藥產品出口普遍增長。
一位業內專家昨日表示,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(下稱“醫改領導小組”)已將《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...
2017-10-11作為一個經濟欠發達和傳統中醫藥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,甘肅省正在探索一條中醫藥特色明顯的醫改之路,從健全中醫藥服務...
2017-10-11上海證券報昨日獨家獲悉,一直被各界關注的“新的藥價政策”有望推遲到明年出臺。這比原定10月底出臺的時間至少推遲了...
2017-10-11熱線電話
掃一掃查看手機端
關注官方公眾號
熱線電話